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文章来源:海南中医药附属琼岛医院

经大量调查数据显示,脂肪肝近些年发病人群日益增加,嗜酒和酗酒是引起脂肪肝的主要因素。但是近些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人群也在不断增加。据调查显示,某些特殊职业,肥胖人群,Ⅱ型糖尿病患者,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都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来源。所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要引起大家的重视。那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得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呢?这就需要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我们来看看肝病肝病医生是怎么说的。推荐阅读:脂肪肝检查前需要注意什么

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海南中医药研究所附属琼岛医院肝病肝病医生吴月德指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患者常伴有体重过重或肥胖、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 。

1.临床诊断标准

凡具备下列1-4项或第6项任一项即可诊断为非洒精性脂肪性肝病。

1.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含乙醇量每周小于40克;

1.2除病毒性肝炎、全胃肠外营养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

1.3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可出现乏力、腹胀、肝区隐痛等症状,可伴肝脾肿大;

1.4血清转氨酶升高,并以ALT为主,常伴有谷胺酰转肤酶、三酰甘油水平增高;

1.5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1.6肝脏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2.临床分型标准

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者,其临床分型如下:推荐阅读:脂肪肝检查专区

2.1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

凡具备下列第1-2项或第4项任一项者即可诊断。

2.1.1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项

2.1.2肝功能检查基本正常

2.1.3影像学检查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

2.1.4肝脏组织学检查符合单纯性脂肪肝诊断标准。

2.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凡具备下列第1-2项或第3项或第4项者即可诊断。

2.2.1具各临床诊断标准1-3项;

2.2.2血清ALT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持续时间大于4周;

2.2.3影像学表现符合脂肪肝诊断标准;

2.2.4肝脏组织学表现符合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

2.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

凡具备下列第1项和第2项或第3项任一项者即可诊断。

2.3.1具备临床诊断标准1-3项;

2.3.2影像学提示脂肪肝伴肝硬化;

2.3.3肝脏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硬化诊断标准。

3.影像学诊断

3.1脂肪肝

B超诊断依据为:①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②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③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④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

CT诊断依据为:肝脏密度普遍0于脾脏或肝/脾CT比值≤1。肝脏密度降0,CT值稍0于脾脏,肝/脾CT比值≤1.0者为轻度;肝/脾CT比值≤0.7,肝内血管显示不清者为中度;肝脏密度显着降0甚至呈负值,肝/脾CT比值≤0. 5,肝内血管清晰可见者为重度。

3.2肝硬化

影像学诊断依据为肝裂增宽,肝包膜厚度增加,肝表面不规则,肝内回声、密度、信号不均匀,各肝叶比例失常,门脉主干管径增粗,门静脉每分钟血流量参数增加,脾脏主干管径增粗,门静脉每分钟血流量参数增加,脾脏体积指数增大,胆囊壁增厚或胆囊形态改变等。

4.组织学诊断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理改变主要为大泡性或大泡性为主伴小泡性的混合性肝细胞变性,组织学诊断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推荐阅读:脂肪肝大全

4.1单纯性脂肪肝

诊断依据为:0倍镜下视野内30%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但无其他组织学改变,即无炎症、坏死和纤维化。视野内30%-5O%的肝细胞脂肪变为轻度脂肪肝;50%-75%肝细胞变者为中度脂肪肝;75%以上肝细胞脂肪变者为重度脂肪肝。0倍镜下视野内脂肪病变的肝细胞<30%者称为肝细胞变性。

4.2脂肪性肝炎

诊断依据为:①肝细胞大泡性或以大泡性为主的混合性脂肪变性;②肝细胞气球样变,甚至伴肝细胞不同程度坏死;③小叶内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或小叶内炎症重于汇管区。

4.3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根据肝腺泡3区纤维化、门静脉纤维化、架桥纤维化的程度和肝硬化的有无可将脂肪性肝纤维化分为4期:

S1为局灶或广泛的肝腺泡3区窦周纤维化;

S2为上述病变+局灶性或广泛性门静脉周围纤维化;

S3为S2病变+局灶性或广泛性桥接纤维化;

S4为脂肪性肝硬化,形成的纤维隔从中央静脉到门管区分隔肝小叶,形成假小叶。在肝硬化发生后,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可减轻,有时可有效消退。

温馨提示:

经大量数据调查,近些年在某些职业人群中脂肪肝的平均发病率高达25%;肥胖人群与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0%;嗜酒和酗酒者脂肪肝的发病率为58%;在经常失眠、疲劳、不思茶饭、胃肠功能失调的亚健康人群中脂肪肝的发病率约为60%。而调查还显示近年来脂肪肝人群的年龄也不断下降, 平均年龄只有40岁,30岁左右的病人也越来越多。45岁以下男性脂肪肝明显多于女性。所以脂肪肝的保健和检查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避免脂肪肝转化为肝硬化,所以建议大家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海南中医药研究所附属琼岛医院是一家正规治疗脂肪肝及肝病的医院。医院针对病因,并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治疗,持之以恒地进行饮食调节,配合适当的运动,由正规的肝病肝病医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对症用药针对性治疗,能使细胞内沉渍的脂肪逐渐减少、肝功能恢复正常,从而达到脂肪肝治疗目的。

专家强调:每位患者的体质不同,免疫力大小不同,病情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对应的治疗方法也是千差万别,本文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如果您或者家人有肝脏方面的问题,还请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避免盲目治疗带来的不便。》》》我有更多疑问,点击这里立即咨询在线医生

温馨提醒:由于文章长度有限,很多问题没有办法深入解答,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有乙肝、大小三阳、丙肝、脂肪肝等肝脏方面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按钮,直接与专家进行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