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乙肝五项是国内常用的检测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血清标志物,包括有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五项,但是能对乙肝五项进行进一步分析认识的却是凤毛麟角,对此海南中医药研究所附属琼岛医院肝病医生吴月德指出,了解乙肝五项有助于患者判断病情,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下面我们就常见的几个问题,为大家进行详细的分析。
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不表示肝脏有病
根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中乙肝e抗原HBeAg阳性者为31.94%。HBeAg阳性是乙肝病毒繁殖的标志,HBsAg阳性者并不一定具有传染性。同时,即使有乙肝病毒繁殖,也不一定就有肝组织的损害。因此HBsAg阳性和肝脏有病是有区别的。推荐阅读:解读乙肝五项报告中阳性所代表的涵义
2、检查结果阳性不一定是得了乙肝
许多人一看到乙肝两对半化验单上有红色的“+”号就认为是得了乙肝,其实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阳性并非都是得了乙肝。第二项为阳性的人说明他自身就存在抗体,只要乙肝病毒想侵入,它就会发起反攻,对人体健康是有保护作用的。而对于第五项为阳性的患者,则说明曾经被乙肝病毒感染过,但由于自身体质好,免疫力强,使乙肝病毒无法伤及要害。
3、误认为乙肝两对半检查就是定性检查
乙肝两对半的检查分为定量和定性检查,具体的检查结果需要正规肝病医生来分析。乙肝患者还要做乙肝病毒DNA和肝功能的检查,再根据综合结果来分析病毒侵害的程度和传染性强度。有很多被乙肝侵犯的人,对家人、子女都没影响,所以遇到乙肝要先分清“善恶”。
4、检查结果为大小三阳不能说明患者病情状况
这个问题是乙肝两对半检查中的常见问题,也是我国人民对乙肝的错误认识突出的体现。人们总是把大三阳、小三阳作为病情轻重和传染性强弱的标志。两对半只是感染病毒的血清标志物,要想判断病情还需要依据进一步的肝功能、病毒DNA、肝脏B超、肝纤四项、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系统来综合判断。推荐阅读:“肝纤四项”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
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系统是近几年肝病科研的新概念也是比较新颖检测系统,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系统的出现让乙肝诊疗从以往“粗放型”盲目治疗转向有效的“数据化”时代。通过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系统能够了解患者体内病毒的类型、是否传染、是否需要治疗,对哪类药物有效,对哪类药物容易耐药等情况,合理选择用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样既不会造成病毒变异产生的耐药问题,而且治疗的效果也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海南中医药研究所附属琼岛医院将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系统同综合疗法相结合,在选择过对症的药物后,突破了传统乙肝治疗方法的诸多局限,借助与自体血混合,产生大量的免疫因子,深入乙肝病毒内部阻断病毒复制,并杀灭病毒,高效、持久、安全,通过提升免疫力来清除乙肝病毒,有效避免了传统乙肝治疗,好转难度大、反反复复、变异耐药等难题,大大提高了乙肝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好转,受到了广大患者的追捧。
专家强调:每位患者的体质不同,免疫力大小不同,病情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对应的治疗方法也是千差万别,本文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如果您或者家人有肝脏方面的问题,还请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避免盲目治疗带来的不便。》》》我有更多疑问,点击这里立即咨询在线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