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五项并非乙肝五项,很多人会将他们混淆。那么肝功能五项包括什么呢?肝功能检查项目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都需要检查,所以就有了肝功能五项的说法,海南中医药研究所附属琼岛医院肝病主任游新民对于这个问题作出了详细解释。
游主任指出,临床检查肝功能五项主要包括:
1、谷丙转氨酶(ALT),正常值范围是5-40u/l,它是肝脏功能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体内含量偏高时,说明肝脏受损。
2、谷草转氨酶(AS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细胞浆中线粒体内,正常值范围是8-40 u/l。如果体内谷草转氨酶升高且高于谷丙转氨酶说明,肝脏受损严重。
3、直接胆红素(DBIL),参考值范围是0-7umol/L,如果增高,表示患者可能患有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等。推荐阅读:乙肝患者肝功能异常,抗病毒治疗是核心
4、间接胆红素(IBIL),主要是由于红细胞遭到破坏造成的,参考值范围是0-14 umol/L,如果偏高,说明红细胞受损、肝脏病变。
5、总胆红素(TBIL),它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参考值范围是2-20 umol/L,体内含量偏高,就表明患有黄疸。
>>>您有问题可在线咨询,患者认可肝病医生将会与您一对一进行沟通<<<
肝功能正常与否是反映肝脏损伤的一大指标,但并非不存在病毒对肝脏的威胁。临床研究发现,乙肝病毒极具隐蔽性,一般都暗自潜伏发展不为人知。再加上人体肝脏具有极强的代谢能力,即使被损伤了三分之二,仍可以正常的运行工作。所以,感染了乙肝病毒也不应放松警惕,定期检查不可或缺。
点击咨询肝病医生 0898-68962796
传统肝病诊疗中,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是很多患者的必选项目之一,但它们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病毒是否变异、是否耐药。这些检测技术仅仅对病毒的数量、复制程度和传染性强弱等表面的病毒特性。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病毒变异检测技术弥补了这些诊疗缺陷,更为有效深入的检测乙肝病毒特性、挖掘病症根源。同时,它所独有的对病毒的药物敏感性优势,能让医生针对性的为患者选择为适合的治疗方式,了疗效持久安全。
“一般患者在针对性治疗1-3个疗程,即有明显的改观。”海南中医药研究所附属琼岛医院游新民主任后提醒,病毒隐藏的威胁性极大,一旦患者因疾病、作息混乱、饮酒等造成免疫力下降,它们便有了可乘之机,所以有效到病毒深层动态,能及时把握病情发展。通过病毒变异检测,还能避免变异耐药的发生,监测药物在患者体内的适应程度,若有变化也可及时调整用药。
如果您觉得我们的文章没有解释清楚,或者还有其他疑问,您可以直接点击我们的在线咨询医生,或是拨打我们的24小时好转热线(0898-68962796),我院专业咨询医生会给您耐心的,详细的解答,并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
专家强调:每位患者的体质不同,免疫力大小不同,病情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对应的治疗方法也是千差万别,本文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如果您或者家人有肝脏方面的问题,还请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避免盲目治疗带来的不便。》》》我有更多疑问,点击这里立即咨询在线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