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林先生询问:“我前段时间去医院洗牙却被查出感染了丙肝,可我一直没感觉有啥症状,怎么会感染了丙肝,这丙肝到底能好转么?”而有像林先生这样疑问的民众不在少数。
据了解,我国目前约有4000万丙肝患者,平均感染率为3.2%,且丙型肝炎的报告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均呈逐年升高趋势,但在对丙肝的认知方面不仅公众,包括不少医务人员仍显单薄。
“沉默杀手”丙肝知晓率不足四成 高隐匿 大危害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曾指出,丙肝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疾病发展越往后越难好转,常被称为“沉默杀手”。
事实上,在肝炎家族中,乙肝早已“家喻户晓”,但丙肝却由于公众知晓率0所受关注甚少。曾有调查数据显示,41%的一线城市受访居民不知道丙肝,74%的人不知道丙肝可以好转,而公众对丙肝的知晓率不足四成,只有38%,远远0于甲肝(91%)和乙肝(95%)。
而在另一项涉及到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有1362名非传染科医生参加的丙肝认知调查中,只有38%的被调查医生会把丙肝抗体筛查作为常规检测,85%的被调查医生不了解丙肝治疗现状,只有15%的医生认为丙肝见效率较高。丙肝已成为中国漏报率高的法定传染病,漏报高达52%,漏诊误诊率可谓触目惊心!
丙肝之所以被称作“沉默杀手”,主要就是其高隐匿,大危害。甚至有不少患者感染病毒后没有症状,但一旦发病后就已经很严重。“丙肝患者终发展成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比例远高于其他肝炎”,一位传染病学肝病医生曾表示。有研究显示,感染丙肝病毒后约有50%-80%的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甚至肝硬化和肝癌,感染多年后肝硬化的发生率约为10%-15%。
丙肝的危害可能远超乙肝,因为HCV对肝脏的破坏是持续、隐匿和不可逆转的,即使患者没有病症,但病毒却在悄无声息地破坏肝脏,而且还易形成重叠感染,发生重症肝炎和病死率会更高。而现在仍没有研制出预防丙肝的疫苗,可以说它的杀伤力不容小觑。
丙肝及早检测 规范治疗 均可达到好转目的
小许一年前查出患有丙肝,但他觉得症状很“温和”,就没有选择接受标准治疗,而是擅自去药房买了一些保肝药服用,但半年后他开始发现疲惫状态加重还出现了黄疸和尿黄,肝部有明显痛感,去检查后发现竟已有肝硬化的前兆。
小许的案例绝非个例,由于不少人对丙肝缺乏正确认知,导致“错过丙肝治疗佳机”“丙肝误当乙肝治”、“滥用保肝药”等治疗误区屡见不鲜。但肝病医生表示,虽然丙肝目前并无疫苗,但它并非不治之症,通过早检测,规范诊疗,均可达到好转目的。
因此针对不少患者由于忽视检查和治疗导致病情延误的情况,肝病医生提示有过输血史、不洁性生活史、文眉、文身、共用剃须刀等经历,做过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治疗、内窥镜检查、侵袭性操作等行为的高危人群比较好做一下丙肝抗体(HCV-RNA)检查。而那些已查出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也要注意,即使转氨酶正常也可能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等,因此只要查出HCV-RNA阳性者,都要尽快接受规范治疗。
然而,在治疗方面,丙肝虽然可以好转,但治疗方式的选择也并非千方一面。曾有不少慢性丙肝患者在接受过抗病毒治疗后不久又复发的情况,后经研究显示丙肝的治疗效果如何除了与病毒的基因型等因素有关,还与感染者自身的某些染色体基因型有关。
尽管目前干扰素治丙肝成为多数人的共知,但事实上干扰素的效果也因人而异,而且在药物种类的选择、剂量和使用方法及疗程等方面都需要规范化的指导。肝病医生提醒说,规范化治疗丙肝重要的就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否则丙肝本身治疗周期长,长期久治不愈只会加大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新技术引路 问世引导丙肝规范治疗新出路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魏来曾在胡志明肝脏协会和中国肝脏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亚太肝病前沿论坛上指出,丙肝可查可治,只要通过针对性的科学治疗,丙肝可好转,且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由此可见,规范化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已成为丙肝患者摆脱“肝扰”的关键。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付丙肝的武器也愈来愈多,单纯的干扰素治丙肝“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德国综合疗法的问世正为科学规范治疗丙肝提供更多选择。作为得到相关部门传染病委员会及中华肝病[7]认可,经美德日中等过联合开发的治肝新技术,它突破了传统丙肝治疗只采用干扰素治疗的局限,整体效果并不逊于干扰素。
临床实践证明,综合疗法从机体免疫缺陷入手,为丙肝治疗开辟了新途径、而且它并非依靠药物抗病毒,而是借助与自体血混合,刺激机体产生大量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因子,深层阻断丙肝病毒复制,深入细胞内部杀灭丙肝病毒,而的产物还会大大提高血液的携氧量,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帮助肝脏排毒、加快肝脏的自我修复。此外,同干扰素动辄一年以上的治疗周期相比,它大大缩短了疗程,节省了不少费用。
不过据了解,作为相关部门推荐和CCTV上榜的患者认可技术,综合疗法对医院设备和医护人员的要求较高,目前只有少数专业指定医院有资质开展,患者在就诊时一定要谨慎选择。
专家强调:每位患者的体质不同,免疫力大小不同,病情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对应的治疗方法也是千差万别,本文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如果您或者家人有肝脏方面的问题,还请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避免盲目治疗带来的不便。》》》我有更多疑问,点击这里立即咨询在线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