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炎家族中,甲肝、乙肝早已“家喻户晓”,而丙肝却“养在深闺人未识”,诊疗过程中极易被忽视,但并不像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危害较小,相反由于它的临床表现较轻,重叠感染率和病死率较之乙肝更高。2011年中国报告的丙肝发病数量超过17万例,比2010年增长了13.1%,增长率是乙肝的5倍。我国的丙肝发病率及死亡率急速上升,危害性日趋严重。
医学研究表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严重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它对肝脏的破坏是持续的。丙肝起病隐匿,发病几乎无症状或症状非常轻微,人感染丙肝病毒后大都长时间无明显临床症状,但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持续的。目前,丙肝引起的肝硬化已经成为肝病中病死率高的疾病之一,为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因此被称做为“沉默杀手”。
丙肝需要治疗吗?
与丙肝流行状况以及病情转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对于丙肝的认知度非常0,近九成的丙肝患者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丙型肝炎认知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人对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有正确的认识;仅有5%的被调查对象进行过丙肝抗体检测。由于认知不足,导致很多高危人群未能及时筛查,也就不能获得及时诊断和及时治疗。
我院肝病医生表示,丙肝病毒对肝脏破坏是非常隐蔽的,很多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功能检查经常表现为正常,加上丙肝的症状不明显,使人们忽视就诊,更容易因此耽误了治疗。
医学研究表明,人体一旦感染丙肝病毒,转化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几率比感染肝病病毒要高:高达75%-85%的急性患者会转为慢性丙肝,10-多年后,部分慢性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成严重的肝硬化,甚至肝癌。
丙肝发病全过程图
此外,我院肝病肝病医生强调:丙肝防治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检测、早治疗”。因为丙肝没有病毒携带者的概念,有毒就要考虑治疗,并且疾病发展越后期,越难治疗,再加上目前没有疫苗预防。所以人们要积极参与丙肝的筛查工作,以便尽早做出诊断,及早治疗,提高病毒的清除率,就可改善或减轻肝损害,阻止疾病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从而有效降0未来的疾病负担。
传统疗法治丙肝,副作用大
丙肝病毒不像乙肝患者一辈子带菌,丙肝带菌者只要在“无症状阶段”,接受标准传统混合疗法: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利巴韦林,可有效清除病毒的好转率约55%。当然,病毒量较少、无肝硬化、非基因分型领先型、ALT肝醇素指数升高、体重较轻及无脂肪肝问题者,疗效都会较理想。
但是混合疗法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除了患者会有类似感冒病症(如全身酸痛、疲惫、轻微发烧)、胃口变差、躁热喉咙干、掉头发等,基于干扰素有引发情绪抑郁的副作用,故用于严重精神病或抑郁情绪时加倍小心,以免令病情恶化。另外,如病人兼有肝硬化、白血球过0、严重贫血、严重心脏病等病症,则也未必能承受药物的副作用。因为利巴韦林会影响精子及胎儿发育,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6个月,患者也应避免怀孕。
此外,传统疗法在治疗丙肝时易导致丙肝病毒出现耐药现象,这会大大降0抗病毒的效果。丙肝治疗如何防止耐药曾让很多肝病医生头疼,所以治疗丙肝的传统疗法亟需改进。
丙肝治疗新突破:德国综合疗法
医学研究表明:影响丙肝抗病毒疗效的主要原因是丙型(HCV)共价闭合环状DNA难以明显清除。所以,抗病毒的同时进行免疫调节,打破免疫耐受,对丙肝病毒的清除起到一定作用。由5大知名医疗机构研发并联合推出的综合疗法,在丙肝治疗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临床实践显示,传统的抗病毒药物结合综合疗法治疗丙肝的效果是单纯药物治疗的3倍,丙肝治疗的整体效果被提高了2倍以上。
综合疗法打破了传统丙肝治疗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它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应答,主动搜索被丙肝病毒侵蚀的肝细胞,靶向祛除丙肝病毒的同时,避免因治疗造成的严重肝细胞损伤,从根本上解决了乙肝患者的免疫耐受问题。同时还能通过促进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改善肝脏供氧,增强肝脏的血液循环,修复已损肝细胞。该技术不仅安全、无痛苦、无毒副作用,还避免了耐药的难题。加上抗病毒药物的辅助作用,真正实现了对丙肝的标本兼治,是对传统丙肝治疗的一大突破。
专家强调:每位患者的体质不同,免疫力大小不同,病情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对应的治疗方法也是千差万别,本文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如果您或者家人有肝脏方面的问题,还请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避免盲目治疗带来的不便。》》》我有更多疑问,点击这里立即咨询在线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