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剃刀能感染丙肝吗?

文章来源:海南中医药附属琼岛医院

 

我院肝病肝病医生表示,此次网络调研反映公众对于丙肝的认识还存在诸多误区,高危人群检测率0,主动检测意识比较弱。因此,提升公众对丙肝疾病的认知仍然是丙肝防治的首要任务。

据我国数据显示,近年来报告的丙肝发病数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2011年丙肝发病人数为17万余,比2010年增长了13.1% 。普通人群发病率为0.43% ,但在一些高发地区丙肝流行率则高达20~30% 。

现状:丙肝感染者1000万例

报告估计,中国丙肝病毒感染者约有1000万例,假设2011年报告的17万余患者均治疗,丙肝患者治疗比例也只有1.7%。

“丙肝症状不明显,被称为’沉默杀手’。急性丙肝常无症状,慢性丙肝患者的症状也不明显,其中,只有48%的人可能会觉得乏力,10%或更少的人会有其他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北京大学专科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专科医院肝病科主任魏来介绍。但是,慢性丙肝发病后严重程度高,发生肝硬化和肝衰竭的占10-20%,而在与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中,约20-25%发生肝衰竭和死亡,在我国,有4%-13%的慢性丙肝患者发展成肝癌 。魏来强调,高危人群应该主动做丙肝筛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推荐阅读:哪些丙肝检查可以让患者知道病情 

担忧:许多肝病医生不知丙肝可好转

令人担忧的是,调查还显示:在针对非传染科肝病医生的调查中,肝病医生群体对丙肝的认知水平也很不理想。只有38%的被调查肝病医生会将丙肝检测作为病人的住院常规检查。此外,85%的被调查者不了解丙肝治疗结果。28%的非传染科肝病医生认为丙肝无法好转;43%认为较0;只有15%的非传染科肝病医生认为丙肝高。正因为如此,导致近半数肝病医生未对抗-HCV阳性患者及时转诊。

误解:日常接触也会感染丙肝

调查显示,许多公众对丙肝的传播途径也并不了解,能够正确选对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三条主要传播途径的只有45.3%;近两成公众认为日常接触也会感染丙肝。

海南中医药研究所附属琼岛医院肝病医生表示,事实上,日常接触如接吻、拥抱、食物等一般是不会感染丙肝的。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此外,使用不洁的针刺如文身、文眉,不洁的牙科手术,不规范的内窥镜操作,跟人共用剃须刀,不安全注射等都是丙肝的高危传播途径。

特别提醒:家人也别共用剃刀牙刷

海南中医药研究所附属琼岛医院肝病医生介绍,此次调研显示,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中18.9%都接受过牙科治疗,9.5%有过献血或受血的经历。他说,常常暴露在高危的传播途径会加大丙肝感染的几率。比如,牙科治疗可能引起出血,而献血受血如果没有采取快速性的注射器,或操作不当也可能传染丙肝。推荐阅读:丙肝比较好治疗方法

海南中医药研究所附属琼岛医院肝病医生提醒,丙肝没有疫苗,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才是真正防止感染丙肝的有效方式,公众应远离高危的传播途径,其中包括:)到正规的医院接受治疗;不要滥用毒品,特别是静脉注射的毒品;注意个人卫生,不要跟人共用注射器,共用剃须刀和牙刷,就是一家人也要一人一把牙刷;比较好不要穿耳环孔洞和文身等。

海南中医药研究所附属琼岛医院肝病医生表示定期检查可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也可有效预防丙肝。海南中医药研究所附属琼岛医院由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诊疗规范建立,集医疗、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先进正规的肝病医院。海南中医药研究所附属琼岛医院以强大的肝病肝病医生团队坐诊,实行一对一服务,全程医导服务,实行数字化诊断,不漏诊、误诊,合理收费,为广大患者的健康真正负责。

专家强调:每位患者的体质不同,免疫力大小不同,病情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对应的治疗方法也是千差万别,本文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如果您或者家人有肝脏方面的问题,还请直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避免盲目治疗带来的不便。》》》我有更多疑问,点击这里立即咨询在线医生

温馨提醒:由于文章长度有限,很多问题没有办法深入解答,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有乙肝、大小三阳、丙肝、脂肪肝等肝脏方面疑问,可以点击在线咨询按钮,直接与专家进行一对一咨询。